Kei Heep Past Students' Association ";

images/KH_Banner_v2.jpg



2018年施得理大學獎助學金摡況
基協畢業生今年雖然成績有進步,但英語科未達到升讀香港各大學水平。經基協與內地免試安排,6A趙嘉誠同學獲派首志願暨南大學經濟學位專業,6B黃肖潔同學獲派首志願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位專業。兩位同學非常興奮,決定報讀以上院校,因兩所學校皆具知名度,為中國首112間知名學府之一。其餘十名決定升學同學則按照個人志願及興趣分別考入不同的台灣大學。詳情見附表。

近年基協畢業生與未改制前有分別,未改制前大部份同學均中途從別的學校轉過來,近年的畢業生則是從F.1 入讀至畢業。

施校長大學獎學金自2012成立以來,共頒發了735,000.00元獎助學金與59名畢業同學。每名每年獲發五仠元至一萬元不等,大部分在台灣、香港及國內進修四年課程。

基協學生主要來自草根階層,而且百分之六十來自適合領取社會援助的家庭。施校長大學獎助學金的成立,有助基協面對招生的競爭困難,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近年報謮大學的畢業生人數顯著增加,獎助學金的支出也相對增長。因新申請同學與繼續升學的同學人數增加,獎助學金每年支出,現已大約增至十六萬元。

各校友對奬助學金有任何建議歡迎隨時提出,並邀請更多校友支持,共同努力,激勵同學們升學的志願,也協助這些同學成為家中第一代大學生。

很多同學在中學期間未盡全力學習,畢業後才發現升學的重要,所以會更珍惜這個會改變人生的機會,希望大家繼續給予支持。
 

 


 

2015-6施得理校長基金大學獎助學金報告

 

 

 

施得理校長基金大學獎助學金自2012年成立至今轉眼間已踏入第四個年頭。在這段時間內,非常多謝各位校友的慷慨解囊,尤其有多位校友的大力支持這個有意義的項目,令母校在校同學能夠得到學長的鼓勵及幫助下,爭取更高學歷的機會。

除了各位校友的支持外,更要多謝母校的爾校長、王副校長及鄭以歷老師的大力協助,才能使這麼有意義的工作得以順利的實行。

歷年來,本基金已資助了30位學生,他們的資料如下:

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

理校長基金得獎名單 (截至29/8/2016)

2011/12

姓名

畢業年份

班別

入讀大學及學科

每年獲資助金額

備註

馬萬奇

2012

6B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人力資源課程

$10,000

已畢業

2012/13

姓名

畢業年份

班別

入讀大學及學科

每年獲資助金額

備註

馬佳茂

2013

6A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旅遊管理課程

$10,000

 

駱詠琳

2013

6A

台灣實踐大學服裝設計與經營學系

$10,000

 

黎迪

2013

6B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土木工程(榮譽)工學士

$10,000

 

2013/14

姓名

畢業年份

班別

入讀大學及學科

每年獲資助金額

備註

張國偉

2014

6E

嶺南大學工商管理學(榮譽)學士

$10,000

 

呂樂文

2014

6E

香港公開大學工商管理學(榮譽)學士

$5,000

 

李泳儀

2014

6E

台灣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

$5,000

因成績欠佳,

暫緩申請

張寶儀

2014

6A

台灣銘傳大學華語及教學系

$5,000

 

周文杰

2014

6E

台灣首府大學餐旅管理學系

$5,000

 

2014/15

姓名

畢業年份

班別

入讀大學及學科

本年獲資助金額

備註

李梓洛

2015

6E

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

$10,000

 

溫文賦

2015

6E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

$10,000

 

周嘉良

2015

6E

嶺南大學社會科學

$10,000

 

張家亨

2015

6E

台灣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英語學士班

$10,000

 

李國輝

2015

6E

台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

$10,000

 

呂秋敏

2015

6E

台灣長榮大學健康心理學系

$10,000

 

蕭明健

2015

6E

台灣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10,000

不知為何沒有延續申請

陳濠

2012

7B

香港公開大學 專業會計(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四年級)

$5,000

已畢業

嚴建明

2012

7B

香港城市大學翻譯及傳譯 (三年級)

$5,000

 

陸英傑

2012

7B

香港城市大學機電一體化工程學 (二年級)

$5,000

 

姚雅藍

2012

7B

香港理工大學化學科技 (三年級)

$5,000

 

2015/16

姓名

畢業年份

班別

入讀大學及學科

本年獲資助金額

備註

李嘉俊

2016

6A

台灣明道大學數位設計學系

$5,000

 

2016

6A

台灣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5,000

 

張斌

2016

6B

台灣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學系

$5,000

 

羅敬峰

2016

6D

台灣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5,000

 

卓學楷

2015

6B

台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

$5,000

 

陳嘉浩

2014

6A

台灣首府大學餐旅管理學系 (三年級)

$5,000

 

梁紫嫣

2014

6A

台灣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

$5,000

 

許秀麗

2014

6B

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 (三年級)

$5,000

 

鄭紫希

2014

6E

台灣亞洲大學時尚設計學系(服裝設計) (三年級)

$5,000

 

2012年至今,所得到的捐款共港幣 $519,893.90

已支付款項共港幣 $285,000

尚存款項共港幣 $234,893.90 

以目前的存款數目,將不足以支付以上所批出之同學之全部費用,而來年希望繼續資助入讀大學之同學,所以希望各位校友能大力作出支持。祝各位身體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大學獎助學金基金主席:李焜明

委員:羅頌平、吳善焜、王興忠、鄭以歷

 

 


 

施得理大學獎助學金之成立過程

 


施得理大學獎助學金之成立過程


2010年10月
在2010年10月份某次早會上,本人與尹副校長傾談中,得知基協學生之中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家庭是生活狀況比較困難,需要倚靠綜援維生,很多學生之學習態度比較被動或缺乏進取動力。 我將這次得到的訊息與羅頌平校友、尹秀玲校友及馬柏寧校友商討,羅頌平校友在多次國內交流中與前孔副校長及多位老師的閒談中,也得到同樣的感覺。


2011年1月
新任校友會主席的我在2011年1月第一次校友會例會中與各委員討論母校學生之學習態度,羅頌平校友提出廣州暨南大學之當時學費是人民幣陸仟圓,建議可否成立基協校友會大學獎助學金,當時全部委員都一致贊成。 在4月第二次校友會例會中決定成立此項目及發放整體計劃給其他校友。 於同年6月翁德文校長榮休歡送會上,本人將此計劃公佈給所有校友及所有與會者,呼籲所有校友齊心協力辦好此事。

2011年7月- 2011年10月
在7月第三次及10月第四次委員會會議之委員包括本人、李景遜、鄭慧明、羅頌平、馬柏寧、劉月英、黃玉芳、何永文全部列席外,本人亦邀請了多位資深校友包括尹秀玲、陳權、伍建榮、周月美、蔣佩玲、章桂芝、歐陽志剛、梁偉強、程明聲、劉麗真,更邀請了尹副校長一同商討及制定獎助學金之目標、方針及定名,最後委員會決定如下 :

1) 獎助學金之命名為 : 施得理大學獎助學金
2) 成立獨立委員會去管理、審核、批核、籌款、監督及跟進一切事項。
3) 名額將視乎籌款之數目,每名受資助者將獲得每年港幣壹萬圓正,最多4年共四萬圓正,各受資助者每年都要附上早一年之成績表及申請表以作批核。
4) 委託羅頌平校友寫信給施得理校長之家人以取得他們的批准用施校長之名字命名,並委託羅頌平編寫籌款細節。
5) 每年6月至9月接受所有學生申請。
6) 所有申請者必須獲得校長推薦及獲得大學收錄及修讀學位課程。
7) 每位受資助者必須填報家庭狀況,家庭收入,要寫一編文章有關人生目標及抱負,並要求將來有能力時同樣幫助學校以作回報。

2012年1月2012年4月
在2012年1月及4月之校友會例會中繼續跟進獎助學金事宜。羅頌平校友回報施校長之後人歡迎我們使用施得理大學獎助學金之命名,同時得到爾區巧芬校長之批准並委派王興忠副校長及鄭以歷老師代表學校,校友會則委派李焜明(本人)、羅頌平及歐陽志剛共5人成立施得理大學獎助學金委員會以管理一切獎助學金事宜。

2012年5月
在2012年5月1日施得理大學獎助學金正式成立,及推舉羅頌平為委員會主席並馬上進行籌款,在同年6月經18位校友之捐獻共籌得港幣189,300.00。

2012年6月
在2012年6月收到第一位申請者,是剛畢業的馬萬奇同學,他得到廣州暨南大學收錄並修讀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共4年,他在經過與委員會會面及審核,成為首位獲得獎助學金之同學。

2013年7月
轉瞬間一年又過去了,大學委員會於2013年7月19日再次審核有關之申請,馬萬奇同學之大學成績不錯而獲得第二年資助。

2013年之獎助學金申請者共3位 :
1. 馬佳茂同學,他得到廣州暨南大學取錄,修讀旅遊管理學士課程。
2. 駱詠琳同學,她得到台灣高雄實踐大學取錄,修讀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學士課程。
3. 黎迪同學,他得到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取錄,修讀土木工程學士課程。

以上三位經過與委員會會面審核後,是獲得第二批首年資助之同學。

本人非常高興及樂見同學們那麼有上進心,跟據爾校長告知委員會的資料,今年全校之整體成績上升了超過10%,是非常值得鼓舞,深信是全賴爾校長的帶領及所有老師們辛勞的成果,希望同學們更加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績以報答校長及老師們的付出及家長們的期望。

最後希望各屆校友極力響應捐輸,支持施得理獎助學金活動,亦期望得獎者將來有美好的人生及助人的心。

筆者 : 李焜明(1966/C6)
2011-2012年基協校友會主席
2013年11月29日


附件: 馬萬奇同學及黎迪同學感想

馬萬奇同學感想
校長、各位校友、老師、同學你們好!

我在此給你們最由衷的問候。首先我很開心受邀出席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五十週年校慶,但很抱歉因考試臨近而不能親自出席,在此先表達我對母校祝福:祝母校生日快樂,教學越辦越好!

自從在基協畢業並入讀暨南大學後,兩年來都受到施得理獎助學金的資助是我最為自豪的事情之一。因為只有品德素質兼優、成績優異的優秀者才能榮獲此獎助學金,而我卻有幸成為其中的幸運兒,這不僅在經濟上對我的學業有著很大的支持,同時也是鞭策著我向上奮進的動力。因為我深知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真正達到施得理獎助學金對我的要求,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才不會辜負基協中學對我的期待。我有時會想,如果沒有施得理獎助學金,大學的生活或許就缺少了一份精彩的追求,缺了其中一種別樣的激情,所以我也懂得感恩,感謝基協中學無形中為我的生活增添了一道色彩。最後衷心感謝母校育我成才,我定不負所望!祝願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校譽日隆!

馬萬奇 (廣州暨南大學 2013.11.25)
 
黎迪同學感想

很忙,這是我對現在大學生活的體會。雖然這樣,但自己卻是覺得很幸運,也很幸福。這一切,源於多份的希望。

回想七月當得知自己獲得一個學士學位的錄取時,那種喜悅之情實在難以言表,但是每年高達7萬多的學費卻讓我的心情墜落谷底。本來家境就不富裕的我如何能承擔如此高昂的學費,霎那間,一家人都陷入了沉默。那時候真的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因 為學費問題而放棄如此難得的學位。幸運的是我獲得了施得理校長基金大學獎助學金,能讓我順利繼續我的學業。

這筆獎學金寄託着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校友們的希望,也就是因為這一份希望,我能讀我喜歡的專業,學我喜歡的知識,學費的擔子卻輕了;這讓我能有更多的精力專心於我的專業學習中,不必整天 為了學費的問題憂心忡忡;讓我有時間去參加一些不同的活動,增長自己的閱歷和開闊眼界,而不用去做兼職幫補學費。

另一方面,這份希望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對心靈的激勵。獲得施得理校長基金大學獎助學金讓我更有動力去學習,我明白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這樣的機會,所以我會盡我最大努力去做好我自己、去學習。
現在的校園生活很充實,忙於各種的測驗、報告和活動。我正在努力把自己變得優秀,或許我走的很慢,很艱難,但我並沒有停止前進。希望四年之後能以最不容置疑的姿態出現在每個幫助過我的人的面前,對他們說一聲,我沒有辜負你們的期望。

最後,我要感謝施得理校長基金,感謝給我這份希望的每一位校友,感謝每一位給予我支持和幫助的人,包括校長,校友,老師還有同學,因為有你們的幫助和鼓勵,讓我更有力量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夢想。

黎迪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 2013.11.25)


 

 



地址:九龍黃大仙東頭村道161號 電話:(852) 2320 4557 傳真: (852) 2325 1715 電郵:alumni@keiheep.edu.hk
基協校友會(1966年創立) © 2004(初版) 2007(再版) 2014(現版)版權所有不得轉載